给植物施肥过量,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,大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,植物细胞失水,导致植物因失水而受到伤害,即出现“烧苗”现象。
土壤物理环境首先影响作物的水分和空气供应,也直接影响养分的供应和保蓄。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,这些颗粒构成了土体的三相,即固相、液相和气相。一般肥沃土壤,它的固相占整个土壤体积的一半以上,另外不到一半的体积,充满水分和空气。
土壤孔隙不仅承担着作物水分、空气的供应,本身也对作物生长有重要作用,同时也直接影响养分在土壤中的扩散。
土壤粘粒、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度是影响土壤化学环境的重要因素,土壤养分即使在施肥的情况下也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。
扩展资料:
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部分是以硅酸盐、氧化物、硫化物、碳酸盐等无机盐形态存在。在土壤溶液中可有一部分微量元素以有机络合态存在。
通常把水溶液或交换态的微量元素看作是对作物有效的。土壤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土壤本身含量过低,另一种原因是含量并不低,甚至很高但是由于土壤条件(主要是土壤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)造成有效性降低而供应不足。
在前一种条件下,需要靠补施微量元素肥料,后一种情况下,有时只需改变土壤条件,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,就可增加供应水平。
为什么一次施入化肥过多会引起植物的烧苗现象
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过浓,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,结果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,这样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,反而还要失去水分,从而使植物萎蔫,这就是烧苗现象。
一般情况下,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,于是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就通过根毛的细胞壁、细胞膜、细胞质渗透到液泡里,随后逐步渗入到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,很后进入导管,由导管输送到茎、叶等其他器官。
植物正常生长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,而水的流动方向是由体系的水势来决定的,水总是由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,高与低是相对而言,一个体系中水势的高低是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。
如果施肥浓度过高(即施肥过多),土壤中的水势就低于根内的水势,土壤中的水不但不能进入根系,反而根内的水会倒流出去,土壤中的离子浓度比较大,超过了作物细胞液的浓度,从而使作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,导致全株植物严重失水,就像被烧过一样,所以称之为“烧苗”。
为什么植物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“烧苗”现象?因为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过浓,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,结果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,这样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,反而还要失去水分,从而使植物萎蔫,从而导致烧苗现象。
化肥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盐类组成,所以长期和大量施用这些由盐类组成的肥料,当肥料进入土壤后,就会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渗透压,作物根细胞不但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,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,就导致作物受害。
扩展资料
具体表现
植物正常生长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,烧苗是因为施肥浓度太高,使得植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,所以它的表现类似于生活在旱地里的植物,即:
1、生长停止,或明显减慢;
2、叶片发黄,质地变软,边缘卷曲,叶片尖端逐渐枯黄;
3、茎发黄,节间缩短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烧苗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化学肥料
施肥以后土地泛红是怎么回事?你好,施肥后土壤泛红是因为土壤酸化、盐渍化导致,土壤问题会影响作物生长、后期产量,建议您及早调理土壤。
一、土壤变红的原因
1、土壤盐渍化
长期化肥过量使用,土壤作物无法完全吸收,然后残留在土壤中,其实化肥就是无机盐,这样就造成大棚土壤含盐量上升,水分蒸发后,盐分留在土壤表层,经氧化后逐渐呈现红色,盐渍化的土壤PH值一般较高,可在8--10之间。
2、土壤酸化
土壤酸化就是土壤PH值下降,经测定北方部分区域种植十几年的土壤PH值甚至降到了3.0以下,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在5.5-7.5之间,在这样的酸性环境中,作物是无法健康生长的。
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是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,如氯化钾、硫酸钾、氯化铵、硫酸氨等,加之棚内温湿度高,受雨水淋溶极少,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,耕层土壤酸根离子积累越来越严重。
3、管理不当
土壤板结不透水和蒸发量过大引起的盐分离子在土壤表面汇集,由于盐分在土壤表面富集,适宜于一些藻类生存,如果土壤表面变干之后,藻类死亡,藻类的残体就会导致土壤红色。
二、调理土壤的方法
1、农业措施
使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,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,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,起到调理土壤的作用。
2、植物改良
对于治理盐碱土地,生物措施普遍被认为是很有效的改良途径。引种耐盐、洗盐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盐。
3、使用菌肥
建议选择海和威微生物菌剂,通过耐碱耐盐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,可以减轻盐分对于植物生长的抑作用,从而改良盐碱土地。